前言
訪問稿 作者 卉靈 提起舅父賴開錚,要從我的外祖父賴學北、外祖母李招蓉開始說起。我的外祖父母是廣東省梅縣人。是個世代務農,住在中國農村的客家家庭。居於窮鄉僻壤的外祖父母因為連年的旱災水患,過著要用雞蛋換取食鹽的貧困生活。紛飛的戰火並沒有放過這淳樸的村莊,煎熬著苟延殘喘的村民。於是外祖父母把心一橫,於1930年忍痛留下剛滿周歲的兒子賴開銘(舅父之兄長),離鄉背井逃荒到印尼投靠兄長賴學俊謀生。次年,1931年10月舅父出世。1932年3月,外祖母因為惦念家鄉的兒子與親人,抱著五個月大的舅父回鄉探親。
1934年舅父兄長賴開銘病逝,接著抗日戰爭暴發,外祖母掩埋好兒子,受拾好悲痛的的心情,執拾了簡單的包袱。於1938年又帶著七歲的舅父返回印尼,外祖父母先後養育了九個兒女。長子逝世,次子賴開錚舅父順理成章成了外祖父母的長子。弟妹們(我的其他舅父,姨母)都稱舅父為大哥了。這個家哺育了舅父,舅父也與這個家共同進退。哪怕是露宿風餐,鹹魚白菜,仰或破被涼席,鹹肉配辣椒,舅父都吃得津津有味。這些粗菜淡飯,把舅父養得肥肥壯壯。
1956年二十五歲的舅父成家立室。1960年印尼排華舅父帶著妻女回國,獲政府安置在漳州市,任職貨車駕駛員。當年舅父二十九歲,是三個孩子的爸爸。
1979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舅父一家七口來港定居。年屆四十八歲的舅父怎都希望從此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如今六十五歲的舅父如願以償,在香港安享晚年。
一 舅父失學前後 ( 1940-1945年 )
僑居印尼的外祖父母經多年的辛勤努力有所積蓄,即於1940年自資開設了一間雜貨店,零售柴米油鹽、咖啡豆、砂糖、黃椰糖之類的生活必需品。還收購當地土產黃豆、綠豆、穀物等做轉手買賣。也受購椰子曬製成椰亁,售與煉油廠煉成椰子油。雖然規模不大,但生意滔滔,可以糊口之餘,還步入佳景。
然而好景卻不長,1941年日本人入侵印尼,外祖父的生意停滯不前。1942年學校停辦,十一歲的舅父被迫停學。到次年再開課的時候,課程竟然加插了日文科。更沒想到的是當時所學的日文大派用場, 舅父竟然充當了外祖父的日語翻譯。助外祖父一臂之力。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後,十四歲的舅父只讀到小學四、五年級。後來因生活逼人,舅父再也沒有上學的幾會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舅父幫外祖父料理店務,積年累月隨著年齡增長,舅父堪稱外祖父的臂助。
1945年因大勢所趨,印尼脫離荷蘭的百年殖民統治宣佈獨立。1945年8月17日為獨立日。當年可謂非常簡樸的慶祝活動,除了有升旗禮,家家戶戶懸掛國旗外,年輕人跑上街載歌載舞好熱鬧。首任總統蘇加諾宣讀了獨立宣言。往後年年這一日都有慶祝活動。學生要穿著整齊校服列隊往大操場集合,聽取政府要員的演講。
二 舅父加入警衛行動民安隊 (1946年)
印尼獨立,荷蘭人仍然虎視眈眈,其欲逐逐,迫不及待地於1946年捲土重來,再次入侵印尼。
還沒來得及站穩腳跟的印尼民族又陷入亂局,華人也不能倖免。印尼暴徒四周搶掠商店,於是荷蘭政府組織了“警衛行動民安隊”,藉以維持治安。由於戰亂頻繁,外祖父生意欠佳,於是舅父加入了這一步一驚心的警衛行列,要穿著制服手持警棍頭戴安全帽,穿街過巷巡邏,夜間還不時與暴徒短兵相接。遇到寡不敵眾,唯有拔腿奔跑。這麼危險的警衛工作讓外祖父母日夜提心吊膽。這工作與其說是維持治安,不如說是為了支取那微薄的薪金幫補家計。
荷蘭人在印尼的殖民統治,百年來不但掠奪了印尼的大量礦產財富,還對印尼實行奴化教育,荷蘭殖民時代學生要接受荷蘭教育,修讀荷文。
隨著戰事全面展開,區區的“警衛行動民安隊”應付不了混亂的局面,治安淪落至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警衛行動民安隊”解散了,舅父說忘了何時解散的。
三 入住難民營 (1946年)
戰亂跟前,為了全家安全,外祖父母環顧家園四周,收拾好細軟,引領一家大小憋悶、無奈、依依不捨地離開家園。冒險乘坐最後一班火車,向著任抹縣難民營進發。臨走前,舅父提醒外祖母提取房裏用竹筒盛載著,埋在地磚底下的一點金飾。外祖母這才醒覺隨即入房,移開磚頭拾取金飾帶著。
在前往難民營途中,不時看到戰機低飛盤旋,暴炸聲連天,頓時漆黑一團,哭喊聲不絕於耳。火車在有驚無險的戰火中抵站,下車後再輾轉步行才到達難民營。難民營由一間小學改成,是中國人辦的,裏面住的全都是中國人,大家比較同聲同氣。營房並不寬大,卻住了很多人,地板鋪了草席,席地而睡,橫七豎八擠在一起,真不是滋味。但總算有個棲身之處。談到膳食,那天天獨孤一味的豆牙煮豆腐,把舅父和我媽都吃怕了。
難民營附近的一條河,是洗滌的地方,大人在那裏洗衣,小孩在那裏洗澡、嬉戲。那裏水深流急石頭多。稍不留神會失衡跌到遇溺,被河水沖走。舅父就成了弟妹的守護者,一刻也不敢放鬆。其實不僅是洗澡,事無大小,舅父都要負起照顧弟妹的責任,管吃管穿,無微不致。
有一次,外祖父在河裏洗澡被塊大石頭砸傷了腳板而流血不止。傷勢不輕,須送醫院止血,逢針留醫,嚇壞了舅父。
在難民營呆了三個月,戰亂稍微平息,治安好轉。不知何時印尼民族打退了荷蘭人,留下的是瘡痍滿目的山河和炸毀的家園廢墟。由一個災難跌進另一個災難。許多家庭幾乎遭遇同一個命運。只有歎息,欲哭無淚。
外祖父母也不例外,他們帶領一家大小,走出難民營,回到早前難舍的家。這個家雖未被徹底摧毀,但被洗劫一空,要複修重建。與眾不同的外祖父沒有歎息,只見他咬著下唇,握緊拳頭,勒緊褲頭,憑著天無絕人之路的信念,重建家園。
舅父默默無言,命運把他安排到這個多災多難的家。是苦難把這個十六、七歲的小夥子鍛煉得鋼強無比。他無言無悔,擦幹了臉上的汗珠,松一松肩,又繼續負起長子、長兄的責任,分挑起生活的千斤重擔起步了。這擔子可不輕啊!
四 離開難民營後之變換 (1947-1956年)
離開難民營,舅父幫外祖父母重新整理雜貨店,生意漸上軌道後,舅父于1948年(十七歲)到麵包批發商工作,負責買賣、賬簿、運輸、無所不為。為人老實盡責的舅父,甚得老闆喜愛,喜愛他做事勤快,數目分明,從不中飽私囊,對他十分信任。
幹完工夫,舅父還挑燈夜讀,自修文化。每回閱讀都寫筆記,寫讀後感,一次,有位長輩閱了他的筆記,還在上面畫弧弄圈,舅父不高興,因為那些弧弧圈圈改變了舅父的原意,也弄污了舅父的筆記,舅父還嫌那位長輩鬼祟。但舅父敬重尚存,只是敢怒不敢言,他是長輩阿!只得把筆記本悄悄地收藏起來。麵包店老闆看在眼裏疼在心裏。舅父好學上進,現在寫的秀麗文筆,就是那時候修回來的。
舅父漸長,希望學得一技旁身,所以在1952年(二十一歲)便到南海漳學駕駛,並在其後兩年間租了小型巴士載客維生。據舅父所說,當他向麵包店老闆辭職的時候,老闆依依不捨,坦言歡迎舅父隨時回來。可見舅父是一個做事盡責,深受老闆讃賞的員工。
舅父因駕駛小型巴士有積蓄,便於1954年(二十三歲)經營了一間五金店,售賣釘鎖,單車、汽車零件等。可惜鋪位設於小街,比較僻靜,所以難以維持,於1956年(二十五歲)結束營業,唯有把剩貨搬回老家,借用外祖父的雜貨店一角,出售剩貨,所辛的是剩貨很快售馨。從此舅父回來幫外祖父打理生意了。
五 舅父母相遇與婚姻 (1954-1958年)
早在1954年(二十三歲)舅父母相遇。當時舅母家住舅父五金店附近,舅母每天上下課必經舅父店門口。不久,和藹可親的舅父和左鄰右舍熟絡起來,也結識了舅母和她的一班友好。
身為長女的舅母,她生長在一個尋常家庭,靠自製叉燒包、粽子、燒肉、燒雞維生。舅母每天上學前後都要做幫手,從不間斷。舅母乖巧、勤奮、孝順父母、樂意助人又多才多藝。舅母廚藝了得,廉價的素材,經她的巧手可以烹製成美味佳餚。她還精於縫紉,不但給弟妹縫裙制褲,還幫鄰居孩子縫製游泳衣呢!舅母精靈,不學自通,她設計的衣裙泳裝無人不歡。
舅母弟妹多,左鄰右舍常上她家玩,好不熱鬧。舅父看在眼裏,意在心坎裏,進而情愫漸生……他們不知交往了多久,終於談婚論嫁了。
就在這時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由於舅母家是福建籍,思想古舊的外祖父母總希望討個客家媳婦,認為會比較同聲同氣,所以不甚同意這門親事。還介紹了客家姑娘給舅父,舅父不依,擺出一個非君不娶的姿態。經親朋勸解,兩老終於點頭,一場婚宴立即展開。
1956年4月1日,舅父舅母結婚了,舅父當年二十五歲,舅母二十二歲。婚宴在家門前的羽毛球場舉行,據舅父的描述,場面十分盛大,動員了多名健碩的朋友幫忙在羽毛球場搭棚。親朋好友還過來幫忙準備食材,烹飪食品。食品種類繁多,有中式、西式、還有印式,簡直令人唾延三尺。到賀的親朋絡繹不絕,盡興而回。一個美滿姻緣結成了。
次年,我的大表姐出世,接著二、三年間,二表姐和三表姐也出世了。現今,舅父是五個孩子的爸爸。表姐們還不時取笑舅父說:從前,有個傻仔娶了個傻妹。孰不知他們結婚的日子是愚人節阿!從此每年愚人節,表姐們憶起舅父結婚的日子,就會忍俊不禁,笑不攏嘴,這也成了他們家的佳話。
六 印尼排華及舅父回國(1958-1960年)
成家立室後的舅父,總得發展自己的事業,不能再依仗外祖父的生意持家,於是在1958年(二十七歲)利用積蓄買了一部貨車,靠運輸維生。而舅母則開一間雜貨店。可惜不久,生活的壓力又再次來臨:
1960年(二十九歲),一向排華的印尼政府頒佈了“十號法令”,規定縣以下的華人不准做生意,這對華僑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印尼華人達九成以上是經商,分別在於經營規模之大小。法令一頒,生計怎能維持?因此,舅父盤算回國。也因為外祖父一家已回國,舅父為盡其孝心,不想一家人天涯海角,各居一方。於是舅父攜同妻女,於1960年8月回國,獲安置於福建省漳州市。當時,舅父是三個孩子的爸爸。
七 舅父定居福建省漳州市時期(1960-1979年)
舅父精通駕駛技術,回國後獲派駕駛貨車一職,舅父說,好在有一技之長,否則,就會像外祖父一樣,被政府分配到農場務農。
舅父描述了那時侯他所駕駛的一種叫做“木炭車”的貨車,由於當時的中國沒有石油,又拒絕外援,一味提倡要自力更生,發奮圖強。因此,只能用木炭車,木炭車是靠燒木炭作為能源,可想而知駕駛這種車又熱又辛苦。夏天更難捱,胖嘟嘟的舅父一坐上駕駛室就已經滿頭大汗。說起貨車,舅父滔滔不絕,講起他最熟悉的有關貨車的故事來:
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國內戰,靠美國支援的國民黨政權淪亡留下了美製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便用這些美國舊車運輸。
1962年,中國開採“大慶油田”,從此才改用油車。
1964年舅父才有機會駕駛美製舊車,這些車雖舊,卻比木炭車好千萬倍呢!
1965年,中國才有自己出產的“解放牌”貨車,這是中國人的盛事阿!
舅父在國內一直以駕車維生,先是駕駛貨車,再是大貨車,然後是拖卡。勤奮的舅父屢得單位表彰,名上光榮榜。表揚他為人刻苦耐勞,從未曠工,堅守崗位,駕駛穩當,更安全駕駛達 五十萬公里 呢!正因如此,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舅父提升了職位,駕駛長途客車,穿梭於汕頭、廈門、福州等地。
舅父是有名的大漢(汗)。他的名字怎麼會上光榮榜?他自嘲說,在難捱的夏天,他靜靜坐在板凳上也會滿身大汗,同事見了豎起大母指說他是“刻苦耐勞”的大漢(汗),所以名字上了光榮榜!
據舅父所言,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上山下鄉政策,對知識份子及大學生影響最大,如我的母親就因為文化大革命停課兩年,又要上山下鄉一年,說是要接受再教育才准畢業。我的大表姐和二表姐也不能倖免,要上山下鄉接受再教育。
對於上班一族,要與政府官員開會落實中共中央政策,例如要尊敬解放軍,嚴懲搶槍行為,要破四舊立四新等訓令。舅父說辛而自己不是幹部,否則就會被翻舊賬,挖老底,甚至被批鬥,在祠堂裏給人折磨。他說一般的平民百姓人人自危,不敢與朋友混得太熟,慎防好事之徒,無中生有踩低他人抬高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往往被人借文化大革命報私仇,泄私憤。文化大革命期間,舅父照舊堅守崗位,好不怠慢,所以並沒有遭到衝擊,仍然榜上有名。
1970年外祖母因癌疹與世長辭,她臨終前沒留下一句話。像在1964年因肺結核逝世的外祖父一樣,並沒交代什麼。舅父心情沉重,外祖父母生前長期漂泊海外,為圓他們百年歸老,落葉歸根的心願,舅父把兩老的遺骨送回家鄉梅縣共葬同穴。
繼1962年後,1972年也是出國熱潮頂盛的年代,舅父申請出國,幾經等待,終於1979年獲准,同年三月,舅父一家七口來香港定居。
八 舅父來港定居(1979年至今)
舅父抵港後,成為我的鄰居,住在藍田木屋區“金石村”。後來舅父在1983年遷至觀塘康寧道康麗苑居住,直到現在。
舅父來港初期仍舊做運輸這一行,直至1985年因年事已高不再駕車。由表姐出外謀生,大表姐與三表姐在制衣廠車衣,二表姐與四表姐在電子廠工作,五表姐繼續求學,生活總算安定下來。但舅父停止駕車工作之後並沒停下來。
1985年,舅父與三、四位朋友合資經營眼鏡廠,可惜小額經營缺乏競爭力,終於1987年結束營業。
1988年,舅父又與幾位朋友合股辦了一間朔膠加工廠,工廠設於深圳,香港負責接訂單。不過由於訂單不足,於1990年也結束營業了。對於這兩次小生意,舅父不願多談,我也只好點到即止,不再多問了。
退休後的舅父,生活清閒。但他不上茶樓飲茶,喜歡在家沏茶,他有一套紫砂茶具,閒來就喝他的功夫茶。幾歲大的孫子見他喝得津津有味,吵著要喝,舅父不慌不忙拿了一小杯給他喝,怎知茶未下肚就噴了出來,眼鼻嘴巴一把抓,說那杯茶苦得很,不喝了。舅父笑得前府後仰,合不攏嘴。舅父在家弄孫為樂,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哪里就有爽朗的笑聲。
胖嘟嘟的舅父常常嚷著要減肥,有個營養師也勸他減肥。然而,舅父胃口特佳,一次,家裏有一包豆腐泡(大約半斤重),是舅母做菜要用的,他竟然可以用醬油配指天椒點來吃個淨光。舅母外出沒回來,他知道闖了禍,趕緊捎了個電話讓舅母再買回來,舅母目瞪口呆,憋起嘴巴很無奈。聽舅母說這已經不是頭一遭,我聽了只有哈哈大笑,對著舅父欲言又止的表情,真拿他沒辦法。舅母廚藝一流,舅父美食當前頂不住誘惑。常說“吃了才減,吃了才減”!這句話成了他的口頭彈。也是我們取笑他的標纖,結果是“越減越肥”了!
舅父有個孫子很有趣地說:“我們個個都有英文名,唯獨公公,婆婆沒有,不如幫他們改個英文名”。我們異口同聲叫他改,他不加思索說:“就叫 John and Mary”。舅父母的英文名就這樣傳開了。客家人稱呼舅舅為阿Q,所以我們稱呼舅父為 John Q,稱呼舅母為 Mary Q媽了。
九 後記
舅父會說多種語言,幽默風趣。他是客家人,自然會說一口流利的客家話和普通話。又因為舅母是福建人,並曽在福建住過,故學會了閩南話。又因為他是印尼華僑,會說印尼話。僑居印尼,日本入侵時期學過日語的緣故,所以會說日語。後來來香港定居,就又學會粵語。
舅父說粵語俱有獨創性,他有時侯不能用粵語說完整的一句話,不是高低音不分,就是用普通話,印尼話,或者客家話代替,因此,常常引致笑料百出。我們有時甚至懷疑舅父是故意說諧話戲弄我們。
阿姨離舅父住得近,一次,阿姨問舅父吃了飯沒有,還沒吃的話就到她那裏吃,舅父回答說:“剛吃過了狗飯狗餸”。阿姨聽了很詫異!?經解釋後才知道,原來是已吃了剩飯剩餸——舊飯舊餸,不是狗飯狗餸。諸如此類的掉轉話,我們聽過不知多少次呢!
臨近九七,香港要回歸祖國,香港各界,各有不同反應。自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發表後,香港掀起移民潮,恐懼政治有變。有些人想方設法尋求出路,移民外地。
對於九七來臨,舅父泰然處之。舅父說,他經歷了三個不同地區的政治,包括中國、印尼及香港,香港是最繁榮安定的地區了。舅父看透了不論政權屬誰,民生、安定最重要。所以他希望九七年香港政權移交後國泰民安。
好客建談的舅父,讓我在幾次的訪問中,都在舅父爽朗、宏亮的笑聲中渡過,實在要多謝舅父撥冗接受我的訪問。
距上次訪問至今,又過了十四年,香港回歸祖國進入第十四個年頭,移民外地的香港人很多都回流香港。現在舅父七十九歲了,但閱讀勿需借助於眼鏡,笑容可掬,笑聲爽朗不變。舅父清減了許多,曾在公園散步時跌了一跤,現在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喜歡熱鬧的性格多年未變。舅父與膝下五個孩子及其家室經常聯絡外,還與他的三個弟妹及表妹保持聯絡。每逢我媽與他電話聯絡,就會聽到電話哪頭的回音:今天賺了一天,今天又賺了一天,接著便是爽朗的哈哈笑……
我們家年年春節舉行團拜,舅父拄著拐杖必到。他很多話題,很多故事。有時還會用電視廣告做題材,講得天花亂墜,我們喜歡圍著他聽故事。很多故事都是真人真事,也包含著他的親身經歷。他和媽媽、阿姨及表姨最投契,他們每每打開話題,講起陳年舊事的時候,有時捧腹大笑,熱淚盈眶,有時發出驚人響聲。他們那興高采烈的模樣,看得出他們在盡情地放鬆自己。
我也很響往這一年一度的團拜日,如果全部到齊的話,就有四十七、八人。但通常有四十來人。我們要租用會所,方能容納這麼多人,大家聚首暢談,好不熱鬧。表姐還會設計有獎遊戲,猜謎遊戲。例如謎面是牛鬼蛇神出動,猜四字成語。表姐指定要媽媽猜,媽媽竟然猜到是“魑魅魍魎”,那麼難寫的字,我第一次看到呢!還有講客家話比賽,看誰講得最好最準,這項目最難玩。舉個例,表姨丈出了道題是:“匆匆忙忙”,我們就學舅父講走音的粵語充當客家話,舅父笑得見牙不見眼,答案竟然是“比利波囖”,我聽都沒聽過阿!這一獎當然舅父榮膺冠軍。表弟們齊轟:做馬,做馬!表姨丈不甘示弱回擊:不學無術,不學無術!聲浪此起彼伏,個個笑得前俯後仰,樂也融融。
今年 二月十五日 年初二的團拜聚會照了張集體相,前座拄拐杖的是舅父,右六是舅母,右一是表姨丈。
舅父生命史 作者 卉靈
訪問稿發表於 1996年10月26日 重新發表於 2010年5月15日
--------------------------------------------------------------------------------------------------------------------------
附表: 舅父賴開錚的大事紀要
1931年10月 舅父在印尼出生。
1932年3月 舅父隨母回家鄉廣東梅縣。
1938年 舅父隨母返回印尼
1942年 舅父被迫停學。
1946年 舅父加入“警衛行動民安隊”,
同年隨家人入住任抹縣難民營。
1948年 舅父到麵包批發商處工作。
1952年 舅父學駕駛。
1954年 舅父開設五金店,同年認識舅母。
1956年4月1日 舅父、舅母結婚
1957年1月 大表姐出世。
1958年7月 二表姐出世。
1958年 舅父購入一輛貨車經營運輸業。
1959年11月 三表姐出世。
1960年8月 舅父全家五口返回祖國,居於福建省漳州市。
1962年9月 四表姐出世。
1964年 外祖父因肺結核病逝。
1968年 五表姐出世。
1970年 外祖母因肺癌病逝。
1979年至今 舅父定居香港。
---------------------------------------------------------------------------------------------------------------------------外祖父母
舅父母結婚
外祖父的雜貨店
舅父母與三個表姐
大表姐得獎 五位表姐(前排蹲著者)
大表姐與二表姐
舅父母生活照
全家福 當年外祖父已經不在了
舅父近照
舅父母近照
媽媽於2010年1月到訪舅父僑居印尼舊址,這是雜貨店舊址,現在已面目全非。
這是當年的貨倉和曬椰乾的曬場舊址,現在換了主人,開了一間雜貨店。
舅父生命史 作者 卉靈 第一次發表於 1996年10月26日 第二次發表於 2010年5月15日
訪問稿 作者 卉靈 提起舅父賴開錚,要從我的外祖父賴學北、外祖母李招蓉開始說起。我的外祖父母是廣東省梅縣人。是個世代務農,住在中國農村的客家家庭。居於窮鄉僻壤的外祖父母因為連年的旱災水患,過著要用雞蛋換取食鹽的貧困生活。紛飛的戰火並沒有放過這淳樸的村莊,煎熬著苟延殘喘的村民。於是外祖父母把心一橫,於1930年忍痛留下剛滿周歲的兒子賴開銘(舅父之兄長),離鄉背井逃荒到印尼投靠兄長賴學俊謀生。次年,1931年10月舅父出世。1932年3月,外祖母因為惦念家鄉的兒子與親人,抱著五個月大的舅父回鄉探親。
1934年舅父兄長賴開銘病逝,接著抗日戰爭暴發,外祖母掩埋好兒子,受拾好悲痛的的心情,執拾了簡單的包袱。於1938年又帶著七歲的舅父返回印尼,外祖父母先後養育了九個兒女。長子逝世,次子賴開錚舅父順理成章成了外祖父母的長子。弟妹們(我的其他舅父,姨母)都稱舅父為大哥了。這個家哺育了舅父,舅父也與這個家共同進退。哪怕是露宿風餐,鹹魚白菜,仰或破被涼席,鹹肉配辣椒,舅父都吃得津津有味。這些粗菜淡飯,把舅父養得肥肥壯壯。
1956年二十五歲的舅父成家立室。1960年印尼排華舅父帶著妻女回國,獲政府安置在漳州市,任職貨車駕駛員。當年舅父二十九歲,是三個孩子的爸爸。
1979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舅父一家七口來港定居。年屆四十八歲的舅父怎都希望從此結束顛沛流離的生活。如今六十五歲的舅父如願以償,在香港安享晚年。
一 舅父失學前後 ( 1940-1945年 )
僑居印尼的外祖父母經多年的辛勤努力有所積蓄,即於1940年自資開設了一間雜貨店,零售柴米油鹽、咖啡豆、砂糖、黃椰糖之類的生活必需品。還收購當地土產黃豆、綠豆、穀物等做轉手買賣。也受購椰子曬製成椰亁,售與煉油廠煉成椰子油。雖然規模不大,但生意滔滔,可以糊口之餘,還步入佳景。
然而好景卻不長,1941年日本人入侵印尼,外祖父的生意停滯不前。1942年學校停辦,十一歲的舅父被迫停學。到次年再開課的時候,課程竟然加插了日文科。更沒想到的是當時所學的日文大派用場, 舅父竟然充當了外祖父的日語翻譯。助外祖父一臂之力。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後,十四歲的舅父只讀到小學四、五年級。後來因生活逼人,舅父再也沒有上學的幾會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舅父幫外祖父料理店務,積年累月隨著年齡增長,舅父堪稱外祖父的臂助。
1945年因大勢所趨,印尼脫離荷蘭的百年殖民統治宣佈獨立。1945年8月17日為獨立日。當年可謂非常簡樸的慶祝活動,除了有升旗禮,家家戶戶懸掛國旗外,年輕人跑上街載歌載舞好熱鬧。首任總統蘇加諾宣讀了獨立宣言。往後年年這一日都有慶祝活動。學生要穿著整齊校服列隊往大操場集合,聽取政府要員的演講。
二 舅父加入警衛行動民安隊 (1946年)
印尼獨立,荷蘭人仍然虎視眈眈,其欲逐逐,迫不及待地於1946年捲土重來,再次入侵印尼。
還沒來得及站穩腳跟的印尼民族又陷入亂局,華人也不能倖免。印尼暴徒四周搶掠商店,於是荷蘭政府組織了“警衛行動民安隊”,藉以維持治安。由於戰亂頻繁,外祖父生意欠佳,於是舅父加入了這一步一驚心的警衛行列,要穿著制服手持警棍頭戴安全帽,穿街過巷巡邏,夜間還不時與暴徒短兵相接。遇到寡不敵眾,唯有拔腿奔跑。這麼危險的警衛工作讓外祖父母日夜提心吊膽。這工作與其說是維持治安,不如說是為了支取那微薄的薪金幫補家計。
荷蘭人在印尼的殖民統治,百年來不但掠奪了印尼的大量礦產財富,還對印尼實行奴化教育,荷蘭殖民時代學生要接受荷蘭教育,修讀荷文。
隨著戰事全面展開,區區的“警衛行動民安隊”應付不了混亂的局面,治安淪落至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警衛行動民安隊”解散了,舅父說忘了何時解散的。
三 入住難民營 (1946年)
戰亂跟前,為了全家安全,外祖父母環顧家園四周,收拾好細軟,引領一家大小憋悶、無奈、依依不捨地離開家園。冒險乘坐最後一班火車,向著任抹縣難民營進發。臨走前,舅父提醒外祖母提取房裏用竹筒盛載著,埋在地磚底下的一點金飾。外祖母這才醒覺隨即入房,移開磚頭拾取金飾帶著。
在前往難民營途中,不時看到戰機低飛盤旋,暴炸聲連天,頓時漆黑一團,哭喊聲不絕於耳。火車在有驚無險的戰火中抵站,下車後再輾轉步行才到達難民營。難民營由一間小學改成,是中國人辦的,裏面住的全都是中國人,大家比較同聲同氣。營房並不寬大,卻住了很多人,地板鋪了草席,席地而睡,橫七豎八擠在一起,真不是滋味。但總算有個棲身之處。談到膳食,那天天獨孤一味的豆牙煮豆腐,把舅父和我媽都吃怕了。
難民營附近的一條河,是洗滌的地方,大人在那裏洗衣,小孩在那裏洗澡、嬉戲。那裏水深流急石頭多。稍不留神會失衡跌到遇溺,被河水沖走。舅父就成了弟妹的守護者,一刻也不敢放鬆。其實不僅是洗澡,事無大小,舅父都要負起照顧弟妹的責任,管吃管穿,無微不致。
有一次,外祖父在河裏洗澡被塊大石頭砸傷了腳板而流血不止。傷勢不輕,須送醫院止血,逢針留醫,嚇壞了舅父。
在難民營呆了三個月,戰亂稍微平息,治安好轉。不知何時印尼民族打退了荷蘭人,留下的是瘡痍滿目的山河和炸毀的家園廢墟。由一個災難跌進另一個災難。許多家庭幾乎遭遇同一個命運。只有歎息,欲哭無淚。
外祖父母也不例外,他們帶領一家大小,走出難民營,回到早前難舍的家。這個家雖未被徹底摧毀,但被洗劫一空,要複修重建。與眾不同的外祖父沒有歎息,只見他咬著下唇,握緊拳頭,勒緊褲頭,憑著天無絕人之路的信念,重建家園。
舅父默默無言,命運把他安排到這個多災多難的家。是苦難把這個十六、七歲的小夥子鍛煉得鋼強無比。他無言無悔,擦幹了臉上的汗珠,松一松肩,又繼續負起長子、長兄的責任,分挑起生活的千斤重擔起步了。這擔子可不輕啊!
四 離開難民營後之變換 (1947-1956年)
離開難民營,舅父幫外祖父母重新整理雜貨店,生意漸上軌道後,舅父于1948年(十七歲)到麵包批發商工作,負責買賣、賬簿、運輸、無所不為。為人老實盡責的舅父,甚得老闆喜愛,喜愛他做事勤快,數目分明,從不中飽私囊,對他十分信任。
幹完工夫,舅父還挑燈夜讀,自修文化。每回閱讀都寫筆記,寫讀後感,一次,有位長輩閱了他的筆記,還在上面畫弧弄圈,舅父不高興,因為那些弧弧圈圈改變了舅父的原意,也弄污了舅父的筆記,舅父還嫌那位長輩鬼祟。但舅父敬重尚存,只是敢怒不敢言,他是長輩阿!只得把筆記本悄悄地收藏起來。麵包店老闆看在眼裏疼在心裏。舅父好學上進,現在寫的秀麗文筆,就是那時候修回來的。
舅父漸長,希望學得一技旁身,所以在1952年(二十一歲)便到南海漳學駕駛,並在其後兩年間租了小型巴士載客維生。據舅父所說,當他向麵包店老闆辭職的時候,老闆依依不捨,坦言歡迎舅父隨時回來。可見舅父是一個做事盡責,深受老闆讃賞的員工。
舅父因駕駛小型巴士有積蓄,便於1954年(二十三歲)經營了一間五金店,售賣釘鎖,單車、汽車零件等。可惜鋪位設於小街,比較僻靜,所以難以維持,於1956年(二十五歲)結束營業,唯有把剩貨搬回老家,借用外祖父的雜貨店一角,出售剩貨,所辛的是剩貨很快售馨。從此舅父回來幫外祖父打理生意了。
五 舅父母相遇與婚姻 (1954-1958年)
早在1954年(二十三歲)舅父母相遇。當時舅母家住舅父五金店附近,舅母每天上下課必經舅父店門口。不久,和藹可親的舅父和左鄰右舍熟絡起來,也結識了舅母和她的一班友好。
身為長女的舅母,她生長在一個尋常家庭,靠自製叉燒包、粽子、燒肉、燒雞維生。舅母每天上學前後都要做幫手,從不間斷。舅母乖巧、勤奮、孝順父母、樂意助人又多才多藝。舅母廚藝了得,廉價的素材,經她的巧手可以烹製成美味佳餚。她還精於縫紉,不但給弟妹縫裙制褲,還幫鄰居孩子縫製游泳衣呢!舅母精靈,不學自通,她設計的衣裙泳裝無人不歡。
舅母弟妹多,左鄰右舍常上她家玩,好不熱鬧。舅父看在眼裏,意在心坎裏,進而情愫漸生……他們不知交往了多久,終於談婚論嫁了。
就在這時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由於舅母家是福建籍,思想古舊的外祖父母總希望討個客家媳婦,認為會比較同聲同氣,所以不甚同意這門親事。還介紹了客家姑娘給舅父,舅父不依,擺出一個非君不娶的姿態。經親朋勸解,兩老終於點頭,一場婚宴立即展開。
1956年4月1日,舅父舅母結婚了,舅父當年二十五歲,舅母二十二歲。婚宴在家門前的羽毛球場舉行,據舅父的描述,場面十分盛大,動員了多名健碩的朋友幫忙在羽毛球場搭棚。親朋好友還過來幫忙準備食材,烹飪食品。食品種類繁多,有中式、西式、還有印式,簡直令人唾延三尺。到賀的親朋絡繹不絕,盡興而回。一個美滿姻緣結成了。
次年,我的大表姐出世,接著二、三年間,二表姐和三表姐也出世了。現今,舅父是五個孩子的爸爸。表姐們還不時取笑舅父說:從前,有個傻仔娶了個傻妹。孰不知他們結婚的日子是愚人節阿!從此每年愚人節,表姐們憶起舅父結婚的日子,就會忍俊不禁,笑不攏嘴,這也成了他們家的佳話。
六 印尼排華及舅父回國(1958-1960年)
成家立室後的舅父,總得發展自己的事業,不能再依仗外祖父的生意持家,於是在1958年(二十七歲)利用積蓄買了一部貨車,靠運輸維生。而舅母則開一間雜貨店。可惜不久,生活的壓力又再次來臨:
1960年(二十九歲),一向排華的印尼政府頒佈了“十號法令”,規定縣以下的華人不准做生意,這對華僑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印尼華人達九成以上是經商,分別在於經營規模之大小。法令一頒,生計怎能維持?因此,舅父盤算回國。也因為外祖父一家已回國,舅父為盡其孝心,不想一家人天涯海角,各居一方。於是舅父攜同妻女,於1960年8月回國,獲安置於福建省漳州市。當時,舅父是三個孩子的爸爸。
七 舅父定居福建省漳州市時期(1960-1979年)
舅父精通駕駛技術,回國後獲派駕駛貨車一職,舅父說,好在有一技之長,否則,就會像外祖父一樣,被政府分配到農場務農。
舅父描述了那時侯他所駕駛的一種叫做“木炭車”的貨車,由於當時的中國沒有石油,又拒絕外援,一味提倡要自力更生,發奮圖強。因此,只能用木炭車,木炭車是靠燒木炭作為能源,可想而知駕駛這種車又熱又辛苦。夏天更難捱,胖嘟嘟的舅父一坐上駕駛室就已經滿頭大汗。說起貨車,舅父滔滔不絕,講起他最熟悉的有關貨車的故事來:
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國內戰,靠美國支援的國民黨政權淪亡留下了美製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便用這些美國舊車運輸。
1962年,中國開採“大慶油田”,從此才改用油車。
1964年舅父才有機會駕駛美製舊車,這些車雖舊,卻比木炭車好千萬倍呢!
1965年,中國才有自己出產的“解放牌”貨車,這是中國人的盛事阿!
舅父在國內一直以駕車維生,先是駕駛貨車,再是大貨車,然後是拖卡。勤奮的舅父屢得單位表彰,名上光榮榜。表揚他為人刻苦耐勞,從未曠工,堅守崗位,駕駛穩當,更安全駕駛達 五十萬公里 呢!正因如此,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舅父提升了職位,駕駛長途客車,穿梭於汕頭、廈門、福州等地。
舅父是有名的大漢(汗)。他的名字怎麼會上光榮榜?他自嘲說,在難捱的夏天,他靜靜坐在板凳上也會滿身大汗,同事見了豎起大母指說他是“刻苦耐勞”的大漢(汗),所以名字上了光榮榜!
據舅父所言,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上山下鄉政策,對知識份子及大學生影響最大,如我的母親就因為文化大革命停課兩年,又要上山下鄉一年,說是要接受再教育才准畢業。我的大表姐和二表姐也不能倖免,要上山下鄉接受再教育。
對於上班一族,要與政府官員開會落實中共中央政策,例如要尊敬解放軍,嚴懲搶槍行為,要破四舊立四新等訓令。舅父說辛而自己不是幹部,否則就會被翻舊賬,挖老底,甚至被批鬥,在祠堂裏給人折磨。他說一般的平民百姓人人自危,不敢與朋友混得太熟,慎防好事之徒,無中生有踩低他人抬高自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往往被人借文化大革命報私仇,泄私憤。文化大革命期間,舅父照舊堅守崗位,好不怠慢,所以並沒有遭到衝擊,仍然榜上有名。
1970年外祖母因癌疹與世長辭,她臨終前沒留下一句話。像在1964年因肺結核逝世的外祖父一樣,並沒交代什麼。舅父心情沉重,外祖父母生前長期漂泊海外,為圓他們百年歸老,落葉歸根的心願,舅父把兩老的遺骨送回家鄉梅縣共葬同穴。
繼1962年後,1972年也是出國熱潮頂盛的年代,舅父申請出國,幾經等待,終於1979年獲准,同年三月,舅父一家七口來香港定居。
八 舅父來港定居(1979年至今)
舅父抵港後,成為我的鄰居,住在藍田木屋區“金石村”。後來舅父在1983年遷至觀塘康寧道康麗苑居住,直到現在。
舅父來港初期仍舊做運輸這一行,直至1985年因年事已高不再駕車。由表姐出外謀生,大表姐與三表姐在制衣廠車衣,二表姐與四表姐在電子廠工作,五表姐繼續求學,生活總算安定下來。但舅父停止駕車工作之後並沒停下來。
1985年,舅父與三、四位朋友合資經營眼鏡廠,可惜小額經營缺乏競爭力,終於1987年結束營業。
1988年,舅父又與幾位朋友合股辦了一間朔膠加工廠,工廠設於深圳,香港負責接訂單。不過由於訂單不足,於1990年也結束營業了。對於這兩次小生意,舅父不願多談,我也只好點到即止,不再多問了。
退休後的舅父,生活清閒。但他不上茶樓飲茶,喜歡在家沏茶,他有一套紫砂茶具,閒來就喝他的功夫茶。幾歲大的孫子見他喝得津津有味,吵著要喝,舅父不慌不忙拿了一小杯給他喝,怎知茶未下肚就噴了出來,眼鼻嘴巴一把抓,說那杯茶苦得很,不喝了。舅父笑得前府後仰,合不攏嘴。舅父在家弄孫為樂,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哪里就有爽朗的笑聲。
胖嘟嘟的舅父常常嚷著要減肥,有個營養師也勸他減肥。然而,舅父胃口特佳,一次,家裏有一包豆腐泡(大約半斤重),是舅母做菜要用的,他竟然可以用醬油配指天椒點來吃個淨光。舅母外出沒回來,他知道闖了禍,趕緊捎了個電話讓舅母再買回來,舅母目瞪口呆,憋起嘴巴很無奈。聽舅母說這已經不是頭一遭,我聽了只有哈哈大笑,對著舅父欲言又止的表情,真拿他沒辦法。舅母廚藝一流,舅父美食當前頂不住誘惑。常說“吃了才減,吃了才減”!這句話成了他的口頭彈。也是我們取笑他的標纖,結果是“越減越肥”了!
舅父有個孫子很有趣地說:“我們個個都有英文名,唯獨公公,婆婆沒有,不如幫他們改個英文名”。我們異口同聲叫他改,他不加思索說:“就叫 John and Mary”。舅父母的英文名就這樣傳開了。客家人稱呼舅舅為阿Q,所以我們稱呼舅父為 John Q,稱呼舅母為 Mary Q媽了。
九 後記
舅父會說多種語言,幽默風趣。他是客家人,自然會說一口流利的客家話和普通話。又因為舅母是福建人,並曽在福建住過,故學會了閩南話。又因為他是印尼華僑,會說印尼話。僑居印尼,日本入侵時期學過日語的緣故,所以會說日語。後來來香港定居,就又學會粵語。
舅父說粵語俱有獨創性,他有時侯不能用粵語說完整的一句話,不是高低音不分,就是用普通話,印尼話,或者客家話代替,因此,常常引致笑料百出。我們有時甚至懷疑舅父是故意說諧話戲弄我們。
阿姨離舅父住得近,一次,阿姨問舅父吃了飯沒有,還沒吃的話就到她那裏吃,舅父回答說:“剛吃過了狗飯狗餸”。阿姨聽了很詫異!?經解釋後才知道,原來是已吃了剩飯剩餸——舊飯舊餸,不是狗飯狗餸。諸如此類的掉轉話,我們聽過不知多少次呢!
臨近九七,香港要回歸祖國,香港各界,各有不同反應。自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發表後,香港掀起移民潮,恐懼政治有變。有些人想方設法尋求出路,移民外地。
對於九七來臨,舅父泰然處之。舅父說,他經歷了三個不同地區的政治,包括中國、印尼及香港,香港是最繁榮安定的地區了。舅父看透了不論政權屬誰,民生、安定最重要。所以他希望九七年香港政權移交後國泰民安。
好客建談的舅父,讓我在幾次的訪問中,都在舅父爽朗、宏亮的笑聲中渡過,實在要多謝舅父撥冗接受我的訪問。
距上次訪問至今,又過了十四年,香港回歸祖國進入第十四個年頭,移民外地的香港人很多都回流香港。現在舅父七十九歲了,但閱讀勿需借助於眼鏡,笑容可掬,笑聲爽朗不變。舅父清減了許多,曾在公園散步時跌了一跤,現在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喜歡熱鬧的性格多年未變。舅父與膝下五個孩子及其家室經常聯絡外,還與他的三個弟妹及表妹保持聯絡。每逢我媽與他電話聯絡,就會聽到電話哪頭的回音:今天賺了一天,今天又賺了一天,接著便是爽朗的哈哈笑……
我們家年年春節舉行團拜,舅父拄著拐杖必到。他很多話題,很多故事。有時還會用電視廣告做題材,講得天花亂墜,我們喜歡圍著他聽故事。很多故事都是真人真事,也包含著他的親身經歷。他和媽媽、阿姨及表姨最投契,他們每每打開話題,講起陳年舊事的時候,有時捧腹大笑,熱淚盈眶,有時發出驚人響聲。他們那興高采烈的模樣,看得出他們在盡情地放鬆自己。
我也很響往這一年一度的團拜日,如果全部到齊的話,就有四十七、八人。但通常有四十來人。我們要租用會所,方能容納這麼多人,大家聚首暢談,好不熱鬧。表姐還會設計有獎遊戲,猜謎遊戲。例如謎面是牛鬼蛇神出動,猜四字成語。表姐指定要媽媽猜,媽媽竟然猜到是“魑魅魍魎”,那麼難寫的字,我第一次看到呢!還有講客家話比賽,看誰講得最好最準,這項目最難玩。舉個例,表姨丈出了道題是:“匆匆忙忙”,我們就學舅父講走音的粵語充當客家話,舅父笑得見牙不見眼,答案竟然是“比利波囖”,我聽都沒聽過阿!這一獎當然舅父榮膺冠軍。表弟們齊轟:做馬,做馬!表姨丈不甘示弱回擊:不學無術,不學無術!聲浪此起彼伏,個個笑得前俯後仰,樂也融融。
今年 二月十五日 年初二的團拜聚會照了張集體相,前座拄拐杖的是舅父,右六是舅母,右一是表姨丈。
舅父生命史 作者 卉靈
訪問稿發表於 1996年10月26日 重新發表於 2010年5月15日
--------------------------------------------------------------------------------------------------------------------------
附表: 舅父賴開錚的大事紀要
1931年10月 舅父在印尼出生。
1932年3月 舅父隨母回家鄉廣東梅縣。
1938年 舅父隨母返回印尼
1942年 舅父被迫停學。
1946年 舅父加入“警衛行動民安隊”,
同年隨家人入住任抹縣難民營。
1948年 舅父到麵包批發商處工作。
1952年 舅父學駕駛。
1954年 舅父開設五金店,同年認識舅母。
1956年4月1日 舅父、舅母結婚
1957年1月 大表姐出世。
1958年7月 二表姐出世。
1958年 舅父購入一輛貨車經營運輸業。
1959年11月 三表姐出世。
1960年8月 舅父全家五口返回祖國,居於福建省漳州市。
1962年9月 四表姐出世。
1964年 外祖父因肺結核病逝。
1968年 五表姐出世。
1970年 外祖母因肺癌病逝。
1979年至今 舅父定居香港。
---------------------------------------------------------------------------------------------------------------------------外祖父母
舅父母結婚
外祖父的雜貨店
舅父母與三個表姐
大表姐得獎 五位表姐(前排蹲著者)
大表姐與二表姐
舅父母生活照
全家福 當年外祖父已經不在了
舅父近照
舅父母近照
媽媽於2010年1月到訪舅父僑居印尼舊址,這是雜貨店舊址,現在已面目全非。
這是當年的貨倉和曬椰乾的曬場舊址,現在換了主人,開了一間雜貨店。
舅父生命史 作者 卉靈 第一次發表於 1996年10月26日 第二次發表於 2010年5月15日
咦,這張結婚照是新加的?剛才好像沒看到喔?好珍貴!謝謝妳啊,我都沒見過。
哇,印尼的房子還真耐用啊!我們回漳州看老房子都風化了。